2017國際海運趨勢論壇圓滿落幕
深化國際海事鏈結 掌握趨勢連動關係
本報新聞中心/報導為加強臺灣與國際之鏈結、深化我國海運共識為目標,航港局23日下午於集思交通部國際會議中心舉辦「2017國際海運趨勢論壇」,以「THE ROUTE AHEAD: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未來之路的機會與挑戰」為主題,邀請國際航運協會(International Chamber of Shipping, ICS)主席Mr. Esben Poulsson、秘書長Mr. Peter Hinchliffe國際級專家,及國立臺灣海洋大學吳榮貴教授、中華海運研究協會理事長張志清、財團法人中國驗船中心董事長趙國樑等嘉賓,以宏觀的視野分享實際案例,提出前瞻務實的新思維,並就我國航運產業經營環境與國際趨勢之連動關係與因應對策進行深度對談。
航港局長謝謂君表示,全球商品超過80%經由海上運輸,海運是全球國際貿易的支柱,據國際貨幣基金(IMF)等機構數據,全球經濟成長率已連續3年下降,聯合國海運年報資料也顯示全球運能仍然過剩,2015年至2016年海運運費屢創歷史新低,航商為優化營運,衍生擴大整合、重組新聯盟之整併風潮。所幸去(2016)年底露出景氣復甦曙光,在供需差距逐步縮小下運價止跌回升, 2017年至2019年三年的全球經濟成長率預測將提升至2.8%,挾帶巴拿馬運河及蘇伊士運河擴建新的成長動能,將重塑世界運輸網路及增加商業機會;另一方面,第四次工業革命、大數據、分享經濟及電子商務的趨勢等,都為海上運輸帶來機會。惟全球財金界領袖在世界經濟論壇(WEF)年會表示,面對「美國的保護主義政策恐對全球經濟產生負面衝擊」,今年應審慎面對可能出現「黑天鵝效應」的挑戰。
論壇在ICS主席及秘書長兩位國際級專家啟動下,以獨到見解剖析國際趨勢外,特別闡述ICS與國際海事組織(IMO)作決策溝通之努力過程,傳遞國際上累積IMO人才智庫的寶貴經驗。另90分鐘的座談時間,集結國內專家學者和兩位外籍專家進行深度討論,由前交通部航政司司長吳榮貴教授主持,探討我國航運產業經營環境與國際趨勢之連動關係與因應對策,與談嘉賓中華海運研究協會張志清理事長提出「重新定義全球定期航商競爭力-規模越大越好?或是穩定成長?」首先分析目前營運環境,因低利率、造船科技精進及航商合併或聯盟組成,造成艙位超額供給、運價低盪;財團法人中國驗船中心董事長趙國樑分享今年九月將施行之壓艙水公約及2020年燃油含硫量必需低於0.5%,以符合聯合國永續發展-溫室氣體排放控制。
Q&A時間全場充分意見交流,輔仁大學法律學院黃裕凱教授提問表示,ICS是IMO所認可的60多個NGO中,非常活躍的一個,ICS於IMO多個委員會都有高度參與,主要集中在法律委員會及便利委員會, 另外在MSC及MEPC等委員會例如STCW、船舶空污等,均有ICS的身影,以其如此深厚的與IMO合作經驗有什麼方式臺灣能『實質地參與IMO各項活動』?ICS主席Mr. Poulsson、秘書長Mr. Hinchliffe回應表示,亞洲船東協會為ICS會員,與ICS長久以來緊密合作,全國船聯會為亞洲船東協會成員,可用亞洲船東協會會員身分實質參與IMO各項活動,台灣國際物流暨供應鏈協會理事長秦玉玲、交通部航政司技正林上閔及航港局科長許家駒亦利用難得機會提問IMO相關問題,均得到滿意回應。沛華集團法務執行長王堉苓會前提出由吳榮貴綜合座談主持人代為提問與臺灣海商法學會秘書長饒瑞正等多位來賓提問,ICS有無考量規定建請聯合國貿法會作船東破產之保障機制或監督機制、ICS對鹿特丹規則的看法等問題,在5位大師之精闢分析與回應後,吳榮貴教授作總結下完成一場熱絡、有活力的海運論壇樂章。
臺灣位於亞太重要航線交會點,是連結全球經貿發展的生命線,更是國內經濟主要核心競爭力,航港局正積極打造新世代海運經貿,提升臺灣國際能見度,強化海運產業競爭力。 「2017國際海運趨勢論壇」為今年臺灣海運不可錯過之盛事,從全球市場的高度思維,引領大家一同解析海運議題,開創新局!未能到場參與並關心海運議題的朋友,可至航港局官網(http://motcmpb.gov.tw)/重要業務/海運產業論壇/論壇轉播影音觀看。
圖:國際海運趨勢論壇與會貴賓合影。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