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5月19日 星期五

花蓮縣豐濱宮下遺址 應用地貌擷取科技 成果說明會 分享相關考古研究資料並作3D科技展示與體驗

花蓮縣豐濱宮下遺址 應用地貌擷取科技
成果說明會 分享相關考古研究資料並作3D科技展示與體驗

記者陳品雯/報導
  花蓮縣文化局於5月19日(星期五)上午10時20分在花蓮縣豐濱鄉新社國民小學(豐濱鄉新社村150號)舉辦「地貌擷取科技於考古田野作業之應用:以花蓮縣豐濱.宮下遺址為例」計畫成果說明會,執行單位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將於現場呈現此計畫之成果,亦會分享相關考古研究資料並作3D科技之展示與體驗,歡迎在地鄉親蒞臨指教。
  「豐濱.宮下遺址」位於花蓮縣豐濱鄉新社村的新莊與東興聚落間,一溪澗南側的小丘與緩坡上,遺址早在西元1929年鹿野忠雄(日籍學者)的調查記錄中就記載岩棺相關資訊,後續亦經過多位考古學者的調查作業,惟未進行考古發掘。花蓮縣文化局表示,此計畫於105年獲文化部文化資產局補助經費,並委託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執行,藉以3D運算科技,利用地貌擷取技術在考古作業過程中取得相關模型資料作為教育推廣,並由發掘作業瞭解遺址分布與內涵,以建立管理維護機制,而計畫於近期將完成並出版成果報告。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亦表示,該館為最先建置考古文物3D資料庫的國立博物館,且積極發展3D技術之應用。而此次負責執行宮下遺址計畫,以UAV(無人載具)與基站式3D掃描器進行環境地貌與考古發掘探坑的3D資料擷取,亦對考古出土遺物進行3D數化作業,是國內首次從考古遺址環境、考古調查與發掘作業到出土遺物等皆應用3D科技之案例。說明會除展現計畫成果,亦為向相關單位、土地所有權人與在地居民說明此文化資產的內涵與保存之觀念,以作為未來管理維護之重要基礎,歡迎鄉親蒞臨指教。

圖:P1探坑3D數化影像。


















圖:宮下Ⅰ號岩棺。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