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3月21日 星期六

高濕通風不良地區 慎防玉米煤紋病

高濕通風不良地區 慎防玉米煤紋病

記者陳品雯/報導
  玉米春作期間天候陰雨不斷,為玉米煤紋病好發天氣,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花蓮區農業改良場特別提醒農友密切注意氣象預報及進行適度的病蟲害管理。
  玉米煤紋病是玉米的主要葉部病害,初期病徵為針頭狀斑點,逐漸擴大變成水浸狀紡綞形長灰綠色病斑,後呈大型線狀或不規則略橢圓形褐色斑,高濕時表面產生灰黑色黴狀物,嚴重發病時,葉片焦枯植株會提早枯死。田間的發病多從下部葉片開始,逐漸向上擴展,其診斷要點有:一是看葉片上是否出現紡綞形大斑(一般長度為10公分左右),二是看病部有無灰黑色黴狀物出現。
  煤紋病的發生流行主要取決於玉米品種的抗病性、氣候條件、栽培條件和耕作制度等。該病的發病適溫為20-25℃,濕度條件為相對濕度在90%以上,故多雨高濕、日照不足天氣,煤紋病容易大發生。花蓮地區玉米春作生長中期,即3月下旬至5月中旬溫度大多在18-27℃,氣溫適於發病,因此降雨就成為煤紋病發病輕重的決定因素。煤紋病可藉由風雨和氣流傳播蔓延,在玉米整個生長期內都可進行多次傳染。另也可感染高粱、蘇丹草、詹森草、稗草和野生玉米等禾本科植物,因此玉米田區仍需注意雜草防除。
  花蓮農改場呼籲農友以栽培抗病品種為主,並加強做好整地、保持在適當種植密度、注意排水及合理化施肥等栽培管理,及時輔以必要的藥劑防治等綜合防治方法進行煤紋的防治策略。
  1.抗病品種:種植抗病品種是防治玉米煤紋病主要且最為經濟有效的措施,玉米品種間對煤紋病菌的抗性有明顯差異,種植感病品種則是造成病害大流行的主要原因。
  2.加強栽培管理:增施有機肥,並合理配合施用氮、磷、鉀肥,可提高抗病能力,同時應注意地域不同而因應合理的種植密度,以降低田間濕度,保持通風良好,降低病勢發展。
  3.田間衛生:病殘體上越冬的病菌是第二年的初次感染來源,因此及時清除病株(葉),做好如深埋病殘體,及時打除底葉等田間衛生措施,防治效果會較好。
  4.藥劑防治:發病開始時應加強施藥以減少病害蔓延,藥劑請參考植物保護手冊,任選一種藥劑防治,並注意安全採收期。

 圖:煤紋病在玉米葉片形成大型線狀或不規則略呈橢圓形之褐色病斑。

圖:玉米應注意合理密植,以降低田間濕度,保持通風良好,以降低病勢發展。

0 意見:

張貼留言